4月21日,株洲市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新闻通气会举行,今年将全面整顿公交车、出租车、工程运输车行车秩序,每周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每月开展一次联合检查。
纵深推进顽疾整治
今年,全市紧盯风险路段、超限超载、重点车辆、重点违法、重点人员“五大风险”,纵深推进顽疾整治。截至目前,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下降42.96%、33.33%、44.31%、65.43%,未发生一次较大以上事故。
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各类道路风险隐患点段156处,目前已经治理到位40处,7台57座以上大客车全部淘汰,建成22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5个超限超载检测站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公安交警监控平台,全市56家货物源头企业货运计量称重和监控设备实现与县级以上货运车辆治超信息平台联网。
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7.3万起
市交通运输局查处一台使用滴滴网约车平台接单的私家车,对私家车和企业实行“一案双罚”;依法注销3名涉毒人员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并收回证件。
市公安交警对80名涉毒人员持有驾驶证进行依法注销,并对醴陵鑫昊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暂停采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10天。
市道安办对“两站两员工作”落实不到位的9个乡镇进行了安全生产预否决,限期整改。
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7.3万起,其中酒驾醉驾1171起,超员1250起,超载1709起,不戴头盔8.5万起,非法改装2030起,涉牌涉证5.3万起,查处“百吨王”63台,并全部落实“一超四究”制度。
下阶段整治重点
接下来,将对全市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全面掌握本地区、本行业交通安全突出隐患和问题短板,做到“一人不少、一车不放、一路不落、一企不漏”。
大力推动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加强货物源头企业监管,特别是20万吨以上源头企业加快推进联网管理。
综合治理低速三、四轮电动车,组织工信、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加强销售源头监管、设置公告限行区域、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整治等措施,综合治理低速三四轮电动车问题。
另外,还将加大“三车”整治力度,每周组织交通运输、城管、公安交警开展一次联合执法,白天以严查公交车为主,夜间以严查出租车、工程运输车为主,对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一律从严处理。
加大交通、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
组织教育、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对校车行驶路线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特别是农村地区县乡道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通报辖区政府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芦淞区30万
石峰区58.8万
天元区52.8万
天元区44.5万
天元区88.5万
芦淞区33.8万
荷塘区27万
天元区79.9万
天元区80万
天元区68万